2016年,在上海市一家超市的冷鮮柜里,有人拍下了這樣一張照片:同貨臺相鄰擺放的三種牛奶,一桶國產知名品牌牛奶1.5升的價格是20.2元,而韓國進口牛奶價格為29.8元/升,澳大利亞進口牛奶31元/升,國產奶售價最低,但是消費者仍然大多選購進口奶。
據統計,2007年我國進口液態奶僅0.5萬噸,2016年猛增到65.5萬噸,10年間年均進口增速高達72.0%。大量進口對國產奶業造成的沖擊十分嚴重,是造成當時國內生鮮乳收購出現壓價、限收甚至倒掉的重要原因。僅2016年上半年,國內奶牛養殖虧損面就達到51%。面對來自世界各地、品牌眾多的進口液態奶直接搶占國內消費市場,國產奶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被動挨打,其原因就在于國產奶沒有話語權、定價權。而根源在于,消費者不知道什么牛奶好,只能盲目相信進口的、貴的、大量廣告宣傳的——就是好的。
國產奶與進口奶,到底哪種好
近日,農民日報的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家超市里看到,不同國家的多款進口奶大多是常溫保存的,保質期竟然長達1年,僅有一款進口鮮牛奶存放在冷柜里,保質期有21天。相比之下,在冷柜里的國產鮮牛奶保質期往往在3-7天之內,國產常溫保存的袋裝牛奶保質期大多為45天。
國產奶和進口奶保質期差距如此之大,意味著加工方式不同。保質期一年的進口奶加工工藝大多為“滅菌”或“超高溫滅菌”,而冷柜里保質期僅有幾天的國產鮮奶采用的工藝是低溫巴氏殺菌。
低溫巴氏殺菌奶的優點是殺死致病菌的同時,最大限度保留牛奶中的活性營養物質,特別是對人體有益的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質,而高溫加工的牛奶在殺滅細菌的同時往往會把活性物質也破壞掉。
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依托農業農村部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對進口與國產液態奶進行系統評估。結果表明,國產奶與進口奶安全指標都符合國家安全標準,但是在乳鐵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等重要活性營養因子方面,國產優質液態奶的品質全面優于進口液態奶。
不僅如此,進口奶普遍存在運輸距離遠、保質期長或過度加熱等問題,導致品質大幅度下降。本土奶銷售半徑小、周期短,不需要進口奶那樣的超長保質期,因此靠低溫巴氏殺菌就能滿足奶品安全和保鮮需求,種類繁多的活性營養因子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活性因子對維護人體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乳鐵蛋白為例,它能夠參與鐵代謝,穩定還原態鐵離子并對其進行運輸,利于哺乳動物從腸道中吸收鐵離子;乳鐵蛋白能夠通過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促進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生長,從而通過調節腸道菌群的平衡來維護腸道健康。此外,乳鐵蛋白還能通過破壞腫瘤細胞膜,引起細胞凋亡,阻斷細胞周期,促進細胞免疫反應等發揮抗腫瘤作用。
綠色奶源,為消費者提更優質牛奶
走進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西芹鎮的長富乳品有限公司第十五牧場,四周群山環繞,綠蔭掩映,牧場坐落于一座推平的山頭上。
“我們一直堅持走低溫巴氏奶這條路,同時我們準備擴產并提高整體工藝水平”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蔡永康說。除了保障奶品質量安全以外,長富又有了一個新目標——盡可能讓牛奶中與生俱來的天然活性營養實現最大化保留,給消費者提供營養成分含量更高、活性因子更豐富的優質牛奶。
“優質乳工程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從養牛開始就要盡可能做到最好。在南方養牛,天氣高溫高濕。為了盡可能給奶牛創造一個更健康、更舒適的環境,我們嘗試了散放式飼養,然后在奶牛生活、運動的地方鋪上生物發酵墊料,使得場地干燥度提升了不少,果然奶牛乳房炎等疾病發病率直線下降!睋逃揽到榻B,在牧場管理方面,長富對牧草、飼料、獸藥等投入品進場檢測,避免有農藥殘留的牧草進場,并強化獸藥規范使用、定期清洗管道、加強消毒等。
除了牧場養殖,鮮奶加工生產也是優質乳工程中重要的一環。
在云南省昆明市,新希望集團旗下的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日產乳品500噸,在昆明市市場占有率達65%以上。凌晨,步入雪蘭工廠生產車間,只見一個個桶罐聳立,管道縱橫交錯,傳送帶高速運轉,牧場剛剛擠出的鮮奶被罐裝車拉入工廠,經過殺菌、檢測、包裝等工序后,剛生產出的盒裝鮮奶被工人第一時間送往冷鏈倉庫集合打包,冷鏈運輸車頂著蒙蒙亮的星光,將它們送往了大街小巷的商超貨架。
為了讓奶的活性營養保留得更好,昆明雪蘭工廠的技術工程師們通過一次次地做實驗,不斷優化調整加工參數。經過不斷的摸索,在保證牛奶質量安全的同時,把更多的活性物質能保留了下來。
優質帶來銷量,包裝上看得見的好品質
如果你經常購買牛奶、喝牛奶,那么你一定不難發現,近些年來牛奶包裝上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遼寧省新民市的一家超市里,26歲的孫女士正在選購牛奶,她說:“我小的時候喝牛奶,只關注哪種奶口感更好,而現在更關注哪種更健康。我看好多奶上面都標注了各種各樣的蛋白,雖然還不太了解這些營養物質分別有什么好處,但既然標在上面,肯定是有利于人體健康,我買的時候也會優先考慮!
奶品變得更優質了,但成本也增加了,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自然是在辨識度和宣傳上面下功夫,有了好品質,賣起來也是底氣十足。
2019年,光明優倍75℃單品,成為全球第一款在包裝上標識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過氧化物酶這三種活性因子的牛奶,2019年銷售額19億元,核心競爭力得到飛躍式提升。
不僅如此,光明還與上海奶協達成協議,體細胞數小于20萬/毫升的優質生鮮乳每千克上漲0.15元,使得每頭成年奶牛每年增收864元,真正依靠質量聯結做到優質優價,破解了長期以來奶農與乳品企業之間利益分配不平衡的難題。
“我們現在產品包裝上會標注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乳過氧化物酶,有的包裝位置充足的還會標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辈逃揽嫡f,這些活性物質對人體價值巨大,所以我們標注出來也是對品牌價值的一種提升,其實長富研究和檢測的活性物質種類非常多,但沒法都展示,只能選幾種最具代表性的標注,方便消費者進行選擇。
消費者對國產奶信心提升
2018年新增消費市場的國產奶占有率逐步提升,2021年達到42.0%。這一變化,說明國產奶的核心競爭力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提升,扭轉了市場上被動挨打的局面。國產牛奶實現技術引領、標準引領、品質引領,抓住了市場的話語權、定價權。
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奶的信心提升明顯,不再盲目相信進口奶,將對全球乳制品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消費者的增加也讓優質巴氏殺菌乳產量從2016年占全國總產量的不足1%提高到2021年的97%。
如今,我國奶業由恢復性增長進入到全面振興的新階段。2021年,我國奶類產量進一步加快增長,消費日漸恢復,規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687.4億元,奶制品質量持續提升,乳制品和生鮮乳抽檢合格率均達到99.9%,乳脂肪、乳蛋白的抽檢平均值分別為3.83%、3.32%,菌落總數、體細胞抽檢平均值優于歐盟標準,產業素質進一步增強。
把奶業“做強做優”,是奶業振興的根本遵循,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更是我國奶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建設農業強國,奶業基礎要穩,質量要優,鏈條要強。只有優質,才有核心競爭力,才能保住中國人自己的奶瓶子,為強壯民族、健康中國作出更大貢獻。
|